科技向善:中国互联网行业20年再出发

2019-01-18 18:52:34 来源:人民网
科技向善:中国互联网行业20年再出发

  共享交通,让出行更方便;一键下单,远程一站式购物不要太轻松;精准推送新闻,再也不用担心信息遗漏;移动支付绿色又便捷,无现金社会扑面而来;大数据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对高效生产与美好生活的加持,这是其天使的一面。

  顺风车安全事故、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大数据杀熟普遍、共享出行押金难退、一些网购平台售假泛滥、预付式消费惊现“套路贷”、移动支付安全漏洞、销售广告诚信问题久治不绝、养生等网络谣言丛生、未成年人深陷网游沉迷不拔、视力下降……不少互联网应用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冲击着社会伦理,侵蚀着安全底线,这是其魔鬼的一面。

  1998年,这是一个有别样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国互联网产业拉开序幕,尽管中间夹杂着磕磕绊绊、起起伏伏,但终究万物生长、蓬勃发展,历经20年长成参天大树,有的甚至成了独角兽、巨无霸。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过去的2018年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一道分水岭。国内外的互联网企业都不约而同、不同程度地面临相关问题:用户隐私泄露、数字鸿沟、网络沉迷、信息过载、注意力碎片化、由头部效应导致的平台垄断,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到一起,“技术止于不作恶就行“的理念越发显得落伍。当新一轮技术变革加速到来,伴随的风险也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大的时候,人们不禁生出疑问:人类有能力和智慧来驾驭这一轮技术变革吗?技术从业人员在保持足够警醒、自省之外,是否更需要相信?想解决这些问题,全社会该往何处共同发力?监管层、互联网平台、用户乃至产品本身都能有何作为?

  站在互联网发展20年之际,这些焦点议题需要进入公共场域被讨论、审视、结晶。日前主题为“Relaunch 刷新”的第二届科技向善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业界、学界的嘉宾与线上线下的互联网用户一道,围绕“科技向善何为、何以、如何”展开探讨,力求为“弱冠之年”的互联网行业再出发提供可能的进击路线图。

  何为科技向善?

  一言以蔽之:科技要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以真善美为旨归,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给复杂社会提供更好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我们要相信科技向善,也要相信整个社会有能力将互联网引领到更美好的发展路径上去。”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认为,任何科技发展关乎人心,而人本心对善良的坚守、社会对真善美的推崇,都将促使科技助力社会更加光明、自由与强大。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导实践。“互联网从业者们在用技术、用商业化的思维去做产品的时候,应树立科技向善的理念,共同用技术造福人类和全社会。”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表示。

  何以需要科技向善?

  任何理念的生长都离开时代的背景板。回望过去二十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与自由平等精神的代表横空出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与深度,介入到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日常生活,将我国社会带入“数字社会”。这一与传统社会有别的新型社会,必然带来新的认知恐惧,蕴涵新的治理挑战,这构成了“科技向善成为共识性价值理性“的最大基本面。

  “中国社会的数字化是互联网发展二十年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邱泽奇指出,这种数字化体现在,互联网形态从以机构互联网为主发展到社会互联网和全面互联网,主导形式也从平台主导进阶到共建、共治和共享。在此过程中,中国互联网发展也从主要是一个“技术事件”进化为更多是一个“社会转型”,由此导致中国社会从家庭社会迈向个体社会,从家乡亲情社会升级为与数字为伍的平台社会。

  认知恐慌应运而生。“回溯最近一百年,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引发全新的人与信息交互方式、甚至工作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个巨变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电视普及时人们担心娱乐致死,PC互联网时代人们突然面临海量信息担心过载,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服务都可在手机获得,这又引发人们对手机过度依赖的恐慌。“司晓分析道。

  治理挑战随之而来。“中国向数字化和平台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新的社会治理的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着万物高度互联和网络化,以及社会行动与实践数字关系化,社会的脆弱性也空前凸显,因为任意数字关系的断裂,都可能产生涌现效应。“邱泽奇说。

  如何促成科技向善?

  ——刷新认知,达成共识,重建规则,协同共治。

  “我们要刷新关于社会运行、社会秩序和社会治理的认知,顺应中国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尽快实现社会规则的建立从精英共识迈向大众共识,社会秩序的建立从权威管制迈向多主体共治,社会福利的供给从依赖独角兽到迈向生态繁荣,进而建立一个人们充分互信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数字社会。”邱泽奇表示。

  ——瞄准痛点,做好数字经济供给侧改革文章。

  过去20年互联网科技的兴起不仅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整个数字经济也成为经济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数字经济点亮美好生活从愿景走向现实。

  但也并非没有发展痛点,从消费端来看,尽管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形态数字经济的出现,使得原来消费者被压抑的需求得以更有效释放,但更大的挑战在于未来何时迎来服务消费的供给侧数字革新。“当前医疗、教育等领域在供给端有很多瓶颈,这导致局部市场错配长期存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供给不足的状态。为此,我们要探索如何搞定供给侧、解决供血不足的问题,促使互联网价值创造进入了更为硬核的阶段。”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李刚说。

  ——走出零和博弈,让数据治理实现多元共赢。

  数字社会,数据是第一资源。能否管理好海量资源,关系到能否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现实困境在于:在数据生产和使用及保护方面,各方利益诉求是有分歧的:个体一方面想充分实现网络便利化,一方面想享有隐私保护,行业从业者更多是从技术、商业创新、平台数据开放和数据竞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国家则要兼顾数字经济竞争力和跨境数据流动安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三角债”难题。大量研究证明,不论是加强数据保护、抑或是放松保护,促进数据共享,都会对个人、以及整体社会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

  “如何平衡好积极消极影响,并没有一刀切解决方案,而是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更为精细科学地考量政策。“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王融建议,恰当平衡各方因素,更为精细科学地设计政策,让监管干预、技术路径、市场经济动机等因素充分卷入,并能够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实现数据治理多方共赢的目标。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科技向善,这不只是一个高尚的呼吁,更是一种落实的行动。告别“技术中立”,走向“科技向善”,未来这一价值理念如何进一步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行业标准,在产品转化方面又将有哪些创新成果出现,都有很大想象空间。

  科学求真,技术向善,数据有度。过去你我已经见证,未来大家共同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

智能家居技术的未来:从基础到前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安全。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呢?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并分析它们如何共同作

2天前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未来生活的智能管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如同一位无形的智能管家,通过集成先进的物联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分析,让家这个温馨的港湾变得更加智能、便捷与舒适。从自动调节室内温

2天前

在科技数码领域,创新与变革的浪潮从未停息。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动态正重塑着我们的数字生活。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5G络到物联,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人工智能:智能生活的新引擎人工智能(AI)作为当今科技界的明星,其影响力日益增强。根据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AI技

2天前

科技浪潮下的未来之光:人工智能的多维探索

怎样看待人工智能英语作文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AI)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模式乃至日常生活。它既是科技进步的象征,也是对未来无限憧憬的载体。当我们探讨“

2天前

智能家居的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智能音箱到智能灯泡,从智能冰箱到智能门锁,智能家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什么是智能家居?智能化

2天前

侯俊财教育背景

说起侯俊财,你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他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可是不容小觑的。侯俊财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这所顶尖学府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之后,他又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