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展现秭归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展示富集的自然山水与三峡大坝雄姿、高峡平湖美景品牌形象,增强受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以更直观、简练和易记的方式,向海内外游客展现秭归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面向全球举办了2019秭归文旅主题形象宣传口号征集活动。
活动自2019年6月5日启动以来,先后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网易、搜狐、凤凰网、腾讯网、中国日报网、朝闻天下、今日头条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在网络上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活动启动当日,投稿量就近5000条,来自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士纷纷加入到“一句话叫响秭归”的活动中。“一城风雅颂,千年秭归城”、“诗中品屈子、画里游秭归”、“一城诗画,雄‘坝’天下”、“求索秭归,乐不思归”等一句句响亮的口号饱含着网友们对秭归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厚爱,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掀起了讨论热潮,仅#一句话叫响秭归#、#我眼中的秭归#两大话题在微博曝光量就超过千万。截止7月5日征集活动结束,为期1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全球各地12353名作者的31236条作品。从来稿情况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应征作品数量庞大参与人数多。大部分作者来稿在5条以内,但有的作者一次性投稿超过50条,最多的达100多条,也有的作者多次来稿。
二、应征作者职业繁多层次高。有作家、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大中小学生,也有退休人员、各地传媒公司的集体智慧等等。
三、应征作品主题突出内容涵盖广。作品主要集中在山水、历史、人文、旅游、生态、城市、幸福、宜居等各个方面,关键词突出了秭归、三峡、大坝、屈原及楚文化等地域元素,自然流畅,便于流传和记忆。
四、活动信息传播覆盖面广影响大。稿件90%以上来自秭归之外的地区,来稿作者地址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有部分来自海外。影响大,反响好,作者态度认真,风格多样,对活动的评价高,征集过程本身也是对秭归整体城市形象的一次宣传过程。
目前,稿件评审工作已经启动,最终的评选结果将通过最后一轮专家评审后进行对外公布,评选过程严格把关,其中七类作品将被筛选出去:一是意思相近或雷同的(以投稿时间先后为准),二是不具备秭归特色,放之四海皆准的,三是超过字数的,四是语感不好、不流畅、有生僻字不便记忆的,五是明显抄袭的,六是词不达意或容易产生歧义的,七是其它质量较差的。
据了解,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县城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省环保模范县城等称号。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秭归,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朝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汉朝置秭归县,秭归县名因屈原而定。据《水经注》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秭归”,“秭”由“姊”演变而来。秭归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已有3200年的文字史。举世闻名的屈原文化、引人注目的移民文化、丰富多彩的峡江文化以及独特的巴楚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秭归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山、水、峡、坝于一体,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风景、三峡水电工程、屈原文化名人等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更使秭归旅游锦上添花,极富吸引力,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现代化的移民新城,青春亮丽,璀璨夺目;庄严雄伟的屈原祠,千古流芳,世人景仰;生态古朴的三峡竹海,山峦叠翠,赏心悦目;幽静奇特的九畹溪,惊险绝伦,激情四射;风格别样的凤凰山,青砖古道,古色古香;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更是风光旖旎,心旷神怡。农特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柑橘、茶叶,尤以脐橙独享盛名。
最后,借用来自天津的马女士在投稿中的一句作品:秭归,让世界看清“楚”!秭归以历史文化与生态美景,让世界游客更为清晰的感受到千古巴楚的古韵今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