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

2020-07-15 11:33:48 来源:新华网
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

 近日,云南省昆明小学生陈某凭借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中广为传播。有网友揶揄:“博士已经哭晕在厕所”“看题目大概就能知道父母从事哪方面的科研项目了”。

  不出所料,这位小朋友和他的父母还真是“相同领域”。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回应称,此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研究所目前已成立调查组。

  让孩子“照猫画虎”,是一种“高端造假”

  其实,除了这个研究题目,比赛中还有诸多类似水平的科研项目,例如“基于螺吡喃-芘双色团的力致多色转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等。

  当然,这些项目是否存在“水分”,我们不得而知,在这些全国各地的顶尖中学中,自然不乏天才。不过中小学科技创新走到如此“前沿”的位置,的确让人吃惊。我们不惊讶于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但这样晦涩、偏门的“科研成果”却让人徒增问号。

  当然,从陈某的日记看,他也的确参与了实验过程,这与平常所说的“造假”有个很重要的差别。

  真正的原创科技,自然是需要很多年的积累,然后才能独立自主地寻找突破方向,这就像厚实的基础上建楼房。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人在背后设计好整个实验,自上而下地教,不求甚解,也能像模像样地做研究,甚至一定程度上理解这样研究,在答辩中不出错。

  但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扩展性,无非是一种高层次的模仿、依着葫芦画瓢。

  很多看起来高大上、高精尖的岗位,其实都是“匠”。举个例子,医生看病,如果仅仅看特定的病症,其实就那几种症状,根据化验结果对应给药。如果要真正深入研究医学,要听讲座、看论文,就需要医学的基本功。

  所以,这种行为未必是纯粹的造假,但只是一种高端模仿,最多只能证明这些学生很聪明,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实际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能代表他们未来的科研能力,没有任何公共价值,也有悖于创新竞赛的初衷。

  “皇帝新衣”式造假,会污染教育风气

  当然,比赛本身要杜绝这种“高端模仿”,并不容易。在“父母帮助”和“孩子主导”之间存在很大的模糊地带,容易被钻空子。不过,也不是没有破绽。

  举例来说,要我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用因果分析研究中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完全可以做到让小学生理解,并应付简单答辩。但你让六年级的孩子去考基本的西方经济学,他肯定不可能在一个月、一年内搞定,因为这背后要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

  做出生物论文的这名小学生,他或许能在科普级别上理解研究,明白什么叫敲除基因,但大学生物基本课程,他肯定理解不了。

  所以,理工科的创新比代笔要好查一些,只需要业内专家答辩时,问问基本学科常识。

  一个真正的硕士研究生在答辩的时候,如果答辩专家问:你说说消费者剩余,说说ATP合酶的机制,说说对洛伦兹转化,这会被视为侮辱性的。因为这些概念对每一个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来说,是基本功,不懂就是不合格的。

  这些概念又是如此的多,无法提前准备。倘若一个孩子为了答辩真准备好了所有概念,那就已经是合格的专业人员了。

  所以说,剔除这种“精确搭柱子”的投机行为并不难,只看评审委员会有没有较真精神,还是说照单全收。这也进而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公立教育系统是一个国家与国民的承诺系统,即学好数理化就能上大学,然后得到国家学历认证。国家的公立教育系统,只要认这个就行了。其他的才能,留给市场去认可。

  比如,会弹琴,就自己找乐队、音乐家去认可,得到市场认可,自然名利双收;会写作,自己去找出版社,获得粉丝认可;会科研,直接找到博导破格收(博导也不排除会徇私,不过找个小学水平的,他自己也倒霉)。但很多情况下,这些才能(哪怕是“模仿式”“造假式”的才能)会挤占正常的教育资源。这样便会有人投机。

  如果对诚信没有信念,当现在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后成长为学术权威的时候,很可能会滋生学术近亲繁殖、打压异己。所以,无论成人还是孩子,诚信不能只靠自觉,需要依靠透明、求实的学术评价体系。

  “皇帝新衣”式的科研造假,不仅会误导孩子,更会污染学术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

财经创业新闻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创新的思维、无畏的勇气和满腔的热情,不断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位大学生的创业故事,感受那份对梦想的执着追

2天前

财经创业新闻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踏上创业之路,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或是渴望转型的小本经营者而言,选择一个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备发展潜力的小本生意项目显得尤为重

2天前

财经创业新闻

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踏上创业之路,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财务自由的双重突破。特别是对于充满活力、敢于追梦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找到一个既契合自身兴趣又具备广阔前景的创业项目,

2天前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财经创业新闻总是能吸引无数眼球。我们就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万代公司没有被翻译成“百代”?

我们得了解一下万代公司的背景。万代公司(Bandai)是一家日本的玩具制造商,成立于1950年。它的名字来源于创始人山科直的姓氏“山科”和英文单词“band”(带子)的组合,寓意着公司像一条纽带一样连

2天前

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十年磨一剑,今朝展锋芒。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聚集一堂,共同庆祝我们的公司迎来了它的第十个生日。回首过去,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数百名员工;从一间小办公室,发展

2天前

2022年Silicon 100榜单出炉!中国6家公司新入榜

在最新的2022年Silicon100榜单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力量的崛起。这次,有6家中国公司成功跻身这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半导体企业榜单,这无疑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巨大肯定。这些公司凭借在芯片设计、制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