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副市长唐杰:要跳出深圳解决高房价问题

2023-02-02 15:48:36 来源:腾讯网
深圳原副市长唐杰:要跳出深圳解决高房价问题

  日前,深圳网红豪宅新盘华润城润玺1期1171套房引发“万人抢房”热潮,但随后“代持炒房”的情况引起关注,尽管官方对即将出台的房地产税进行了辟谣,但接下来,深圳房地产如何调控,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十二月四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国际变局与中国的创新挑战”论坛交流环节,原副市长、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在会上被问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刚需和遏制过度投资?

  唐杰表示,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内,拥有众多的工业、公共设施、道路等,是否也能解决2000多万人的居住问题?如果上下班交通方便,很多人就可以住在深圳以外的地方。

  十二月四日,中国城市规划和设计研究院发布了《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间消耗监测报告》,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一千万人在60分钟的通勤时间里忍受着极端交通状况,占通勤人数的13%。

  在这些城市中,4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9.3公里,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为11.1公里,而且北京是唯一一个单程平均通勤时间超过45分钟的城市。

  唐引用报道说,如果轨道交通发展起来,45分钟的通勤时间,就能通达50公里外,“早出了深圳”。

  根据国际许多都市圈的经验,利用轨道交通,在大约45分钟内实现远距离通勤,正是疏解中心城市功能的有效途径。

  唐杰表示,“深圳楼市炒作问题应认真加以改善,但改善很难。每个人都认为深圳好,聚集在深圳。许多人都说深圳应该扩大自己的地盘,把东莞、惠州扩进来,为什么东莞、惠州要扩大,而不能扩大?这里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

  唐杰还提到了阻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造成许多人选择留在大都市的原因之一。如果未来城市群能实现轨道交通的高效通勤、公共服务的均衡化,深圳的住房问题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当前,城市群、城市圈之间的轨道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计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城市群和城市圈内轨道交通建设。

  十二月四日,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发改委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群在三大区域轨道上的都市圈发展。

  大会指出,今后五年,三个主要区域计划新建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约1万公里,到2025年,基本形成区域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骨架网,形成1-2小时城市群交通圈和1小时城市圈交通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

高淳房价二手房价走势分析

在近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中,高淳房价和二手房价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的增加,高淳地区的房产市场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淳房价与二手房价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为

南京房价下跌了多少

南京房价近期出现明显下跌趋势,跌幅约为10%。这一变化受到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的影响,同时也与城市规划和发展有关。对于购房者来说,房价下跌意味着购房成本降低;但对于开发商和投资者来说,则可能面临投资回报

南京楼市全景:探索所有楼盘的魅力

探索南京所有楼盘的魅力,了解这座城市如何通过多样化的住房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高端公寓到经济型住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南京楼市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提供实用的购房建议。

南京买房攻略:如何找到理想的家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购买理想的房子。通过了解房价走势、选择合适的地段以及关注政府政策等方法,您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与专业的房产中介合作也能为您提供个性化的服

南京上房地产:探索未来居住的新趋势

本文探讨了南京上房地产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其带来的新趋势。通过分析其信息量、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这一新兴领域如何改变人们的居住方式。文章还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

南京房产新楼盘

南京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多个备受瞩目的新楼盘项目涌现。这些项目在地理位置、建筑设计、配套设施等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满足了不同层次购房者的需求。南京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购房者提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