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时事新闻 > 一城变六城,上海将在远郊区建设5个新城

一城变六城,上海将在远郊区建设5个新城

2021-02-02 10:27:08 来源:腾讯网
朝闻天下

  1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开幕。上海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上海将加快构建中心辐射、双翼齐飞、新城力量、南北变革的空间新结构,使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成为独立的综合节点城市。

  有学者指出,与之前的城市副中心、卫星城不同,上海即将建成的5座新城是比较独立的城市,是与中心城市并驾齐驱的城市群,突破了单中心城市的框架。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大型城市,上海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风向标的意义。舆论认为,独立综合节点城市理念的提出和落地将深刻影响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未来的空间结构。

  破解城市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

  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是距上海中心城区较远的5个区域,彼此相邻,构成了中心城区南方环绕的半环。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提出建设5座新城,重点解决的是市中心负荷过高和全市资源负荷过低的问题和上海承担多项使命的城市功能和库存空间密度高的问题。

  据最新统计,上海市人口密度为3823人/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密度达2万人/平方公里,是周边城市的20~30倍。

  上海市整体人口密度不高,相当于巴黎和伦敦的60%,但其内部存在结构性问题,即中心城市密度高,周边城市承载能力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市经济总量和世界性影响力的确立。王高翔说。

  面对日益拥挤的中心城市,选择郊区开发建设卫星城市是世界城市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为了解决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上海历史上早已探索卫星城建设,2001年也开始了以一城九城为标志的城建设。

  然而,在过去的新区或卫星城建设中,它承载了更多的中心城市疏散人口的功能,缺乏独立性和明显的附属性。结果,中心城市仍是中心城市,郊区仍是边缘附属的郊区,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仍然显着。

  在解释上海这一举措时,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特别强调,五大新城从根本上改变郊区发展洼地的状态不是重建几个热点区域、重点板块,而是整个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上海需要扩大经济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聚集,缓解人口和土地约束,突破思维发展局限。

  他认为,上海选择这五个地区建设新城主要是因为这些新城的地理位置在城市范围内,相对开发强度低,发展空间大。与此同时,该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积累了自己的产业特色。例如嘉定的汽车产业、奉贤的大学城等。

  事实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早已在上海城市圈规划范围内。中国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1+5发展理念提出之前,这些地方已经是比较独立的节点城市。

  她认为,五座新城位于上海城市圈的第二层,存在一定的容量。他们的建设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压力,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

  五座新城不会成为睡城

  五个新城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上海市长龚正表示,上海将根据独立的综合节点城市定位,制定加快新城规划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

  独立是指经济独立的城市。这和郊区有很大的区别。郊区缺乏自己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产城融合中,只承担居住这一部分的功能,人们在市中心工作,住在郊区,其中存在严重的职业分离问题。综合性是指产业与居住并存。城市有综合功能,工作与居住相结合,解决职业分离。陆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孙娟看来,独立和综合的融合是新城建设3.0时代的象征。

  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海不希望5个城市成为卧城,而是希望它们成为综合地区,发挥放射线作用,新城建设3.0时代开始后,单一功能难以支持节点城市的继续发展。

  上海市计划从三个方面开始。

  第一,尽快开始制定新城规划和建设指南。第二,重视提升新城产业链的领先地位,加快品牌化企业的培育,支持符合功能定位的重大项目和头部企业的引进集合。第三,积极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创新,中心城市全面布局五型经济,重点放在产业高端化和高端化的新城市重点放在制造业和创新型、流量型经济上,扩大产业增量,形成产业三角制造业基准。

  陆铭认为,未来5个新城市的发展首先聚集了更多的人口,有更多的产业发展空间,各新城市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产业,围绕一些核心大企业形成放射线,推进其他中小企业和相关制造业、服务业产业体系,新城市在经济意义上是比较独立的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也应按其容纳的人口配置。

  他建议,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计划中设置更快的轨道交通。如果能在一小时内连接周边的新城或中心城区,就能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宜居度。

  许多学者提到,五个新城建设必须考虑职业生涯的平衡。迄今为止,中国建设了很多睡城。许多城市的城市副中心、卫星城市、郊区新城市等新城市建设,严重分裂了工作和生活,大大降低了城市的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教授韩志明认为,新城建设是解读长期困扰中心城市与郊区关系的重要途径,是超大城市寻求内生发展的新篇章。

  此外,陆铭还建议,在五座新城建设中,应尽量避免旧模式。例如,在中国新城建设中采用宽路模式,不利于提高城市活跃度。可以学习新加坡的道路设计,其人车分离、宽度设定都适合行走。因此,上海五城个城市,街道不应该太宽综合社区,可以提高密度,增加城市活力。

  新的长三角成长极。

  对于未来五座新城的建设,上海市长龚正指出,与原来的卫星城和单纯的郊区新城不同,新城是一个独立的综合节点城市,同时应该放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考虑。

  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大纲》,上海大城市圈范围明确为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共9个城市。上海承担着建立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与周边8个城市完成空间合作计划的使命。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领先的城市,上海没有责任。上海扩大经济空间,有利于整个长三角。例如,上海临港引进特斯拉,形成了强大的汽车产业链,该产业链渗透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其他城市。上海聚集产业,形成的产业链辐射其他城市,形成相互促进、相互驱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以上海为先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陆铭说。

  以前,上海中心城区和江浙等地之间存在发展洼地,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地,发展不及昆山。未来,这些洼地通过增加产业和人口,产生新的增长点,这些新的增长点产生辐射作用,促进上海和周边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完成一体化,轨道交通是基础。上海中心城市和江浙等周边城市之间,需要重要的运输节点。孙娟认为,在长三角领域,单个城市的交通建设相当成熟,但城际交通网络不足。

  她认为上海五城将来可以承担城际枢纽的作用,完成上海和周边城市的快速对流,提高长三角分工的利益。成为城际网络的交通枢纽,5个新城的发展与昆山、太仓不同,形成真正的区域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