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16 日消息,昨日大量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发布内部邮件,正式启动 2025 年半年绩效评估,并对绩效考核标准进行了全面调整。
此次调整对绩效分档 M、M+、E、I 的规则重新定义,目的是 “回归价值创造本质”,构建包含 “稳定基线 - 突破激励 - 顶尖认可” 的三层人才发展通道。
具体来看,字节跳动强调 “M”(Meet Expectations)代表符合预期,意味着员工能够持续履行角色职责,工作表现良好且稳定。未来,多数员工将获得这一评级,公司旨在提升 M 绩效的占比,以肯定和激励稳定贡献的员工群体。同时,M 档位全年激励区间的上限也会相应提高。
对于 “M+”,其代表工作表现有时超出预期。字节跳动提高了 M + 的标准,预计该档位的占比将减少。不过,对应激励会增大,M + 档位全年激励区间的下限将提高,激励工作成果突出的员工,鼓励大家不断突破自我。
在区分度方面,字节跳动将更清晰地区分 “M-”(略低于预期)和 “I”(低于预期)。“M-” 意味着员工需要自我调整,或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改进工作,并不代表要离开公司,公司依然给予这类员工改进和成长的机会。而 “I” 则代表员工不能履行好角色职责,需要进行调整甚至离职,后续公司将更明确地识别出 “I” 及以下绩效,避免与 “M-” 混淆。
另外,字节跳动鼓励给出更多的 “E”(Exceeds Expectations,远超预期)绩效,让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获得充分的认可和激励,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次绩效改革的核心聚焦于 “回归本质,差异化激励”。通过调整绩效标准,不仅让优秀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也能通过设定清晰边界淘汰低效员工,维持组织的活力与竞争力。
字节跳动的此次绩效改革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此前一系列人才战略升级相配套。6 月初,字节跳动首次对外发布《人才观》,提出 “潜力优于资历”“人才即投资” 等理念;紧接着推出 “反官僚内卷测试”,通过数据造假识别、越级沟通处理等 10 个典型场景题,引导管理者破除形式主义;最新发布的《包装产出六大病症》则直接针对 “虚假绩效”“重复造轮子” 等职场问题。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字节跳动对人才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全面改革,旨在打造更高效、更具活力的组织架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朝闻天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